“3·11”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国内核电项目审批关闸。新项目审批何时重启,内陆核电站如何布局?未来核电产业发展规模应做怎样调整?一系列问题决定核电未来发展节奏和规模。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告诉记者:“核电产业发展的动态将由国务院最终定调。”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说:“至于核电规划规模到底增加还是减少,目前国务院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仍然是未知数。现在媒体报道的核电规划情况都是专家或者是业内人士的意见。所有的数据都是传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安全被置于发展的首位。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务院做出四项工作安排,开展全国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国家和安全综合检查报告,总体评价我国运行和在建核电站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来自能源领域的多位政协委员建议,尽快重新审批核电新项目,在内地布局核电项目。同期,反对声音也一直存在。
“现在是重新审批的时候了”?
全国政协委员、秦山核电联营公司原董事长李永江说:“经过一年缓冲和调整,我认为到了核电项目重新审批的时候。从能源供应、环保和能源交通层面考虑,国家应尽快解禁,赶紧审批一批核电站。核电事故后,国内在建29个核电站从来没有停止。”
截至2011年底,我国核电装机1200万千瓦;在建装机29座3000万千瓦,位居世界首位。
与李的观点一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公开预测:“中国政府会在今年或在今年更早些时候恢复我们国家核电站项目的审批。”
李永江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核电项目审批停滞一年。正好有一个时间来缓冲,人员得到充足配备,装备制造能力有大幅提高。如果上半年核电项目恢复审批,2020年核电装机可能达到7000万~8000万千瓦。届时,我国核电站大约70台,成为核电站数量较多的国家。”
在当日的分组讨论上,多名政协委员同时向李永江发问:“现在能否给我们一个信心,中国的核电制造在技术的先进性、安全的可靠性是世界第一流的?”
李永江:“从安全性上看,核电没有问题。核电装备制造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出厂都有严格的验收。我国逐步掌握核电设计和制造技术,但技术上还没有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地震、海啸的双重影响,酿成日本福岛核电站重大事故。我国核电站选址充分考虑地震状况,绝不会选择在地层断裂带上。”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补充说:“我国目前在运营14台核电机组,安全性能和业绩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是世界顶尖的。在建核电机组中,我国有6台三代核电机组,全世界共有8台。其他在建核电机组技术水平高于世界在运营核电站。未来,新建核电站将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核电标准。”
钱智民坦言,“我国核电研发水平处于世界中端偏上,国内30多个研究机构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核电设计能力、硬件制造、设备施工处于世界高水平,但严格的质量管理等有点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也表达自己的担忧:“装备制造企业有经验,但不一定有质量。第一台机组做得好,订单一多,奖金一多,发电机组质量可能出现问题。”
争议内陆建核电站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公开表态,“坚决反对在内陆建核电站”。
显然,上述观点与能源领域专家和企业相悖。两会期间,张国宝、王炳华等均对此作出回应。
何祚庥认为,核电“安全系数”是理论计算,未经实践或实验考验过的“理论值”。我国建造的核电站所面临的“风险”,有很多是无法“可信地”计算出来的,如恐怖分子袭击、天外陨石袭击等。
“日本人抗震经验相当成熟,但未对9级地震设防,更未对大海啸设防。福岛事故教训是,必须大幅度提高核电站的设计和运转的安全标准,需要把千年一遇 的偶然事故也考虑在内,否则就不能绝对保证福岛事故不再发生。”何祚庥说。
何祚庥进一步说,福岛事故还告诉我们,福岛核电站幸好放置在海边。“这除了便于取得冷却水源外,还有可能将放射性废水向大海排放;而万一污染了内陆地区的水源以及地下水,将影响人类生存发展。”
董事长王炳华回应称:“核电业所有人士,包括地方政府意见和社会公众意见,都是中国内陆必须要发展核电的。尤其是华中地区,市场需求旺盛,能源结构不合理,迫切需要发展核电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以及能源结构对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程度。”
“内陆核电站的设计标准和沿海核电站的设计标准完全一致。就其排放,无论是液体排放、固体排放、气体排放,相对沿海,将会有更加严格的约束和要求。核电界在技术层面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满足国家出台的相应标准的要求。”王炳华说。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举例称,美国现有104个核电机组,其中100个在内陆,只有4个在沿海。“2月9日,美国核管会在34年以后第一次批准建立新的核电站,选址在内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