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和发展前景
张长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一、2011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以后,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市场需求萎缩,钢材价格持续回落,企业效益大幅下降,钢铁行业经历了严重困难的局面。全年行业运行的特点是:
1、粗钢生产保持增长,但下半年呈明显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下同)产量分别达到62969万吨、68327万吨和8813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8.4%、8.9%和12.3%,全年粗钢日均产量为187.20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15.52万吨。从分月情况看,自6月份粗钢日达199.77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下半年7—11月份粗钢日均产量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12月份比11月份略有上升,但也是全年仅次于11月份的最低水平。
据国际钢协统计,2011年,全球粗钢产量也呈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虽然全年粗钢产量达创记录的15.27亿吨,同比增长6.8%,但粗钢产能利用率由年初的83.3%,一路下滑到年末的71.7%。欧盟(27国)全年粗钢产量为17743万吨,同比增长2.8%,美国为8625万吨,增长7.1%,日本为10760万吨,下降1.8%。“金砖四国”中的印度为6832万吨,增长6.8%。若扣除中国产量,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增长5.1%,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比重为45.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钢铁企业效益下降,盈利水平偏低。由于铁矿石等大宗原燃材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严重挤压了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据钢铁协会统计,2011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2632亿元,同比增长18.17%;实现销售收入36186亿元,同比增长18.65%;实现利税1611亿元,同比下降2.08%,实现利润875.30亿元,同比下降4.51%;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42%,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这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特别是10月、11月和12月,会员企业当月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分别只有14亿元、12亿元和30亿元,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仅为0.48%、0.43%和1.04%。若扣除部分企业投资收益、非钢产业利润增加影响,四季度钢铁主业基本处于全行业亏损状况。
3、钢材价格由稳转降。2011年前9个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基本上在131—136点之间波动,但在四季度则呈明显的下降走势,其中11—12月价格指数低于上年同期。12月末,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至120.45点,同比下降9.83点,降幅为7.55%,同年内最高的5月末135.93点相比,累计下降了15.48点,降幅为11.39%。
4、钢材出口量有所增加,进口量小幅减少。2011年,中国累计出口钢材4888万吨,同比增加633万吨,同比增长14.9%,基本上没有钢坯出口;累计进口钢材1558万吨,同比减少85万吨,同比下降5.2%,累计进口钢坯64万吨,与上年持平。全年净出口粗钢3479万吨,同比增加750万吨,增长27.5%。中国的净出口粗钢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9%。
5、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年,全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5111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黑色矿山投资1251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投资3860亿元,同比增长14.1%,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8.5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经历了严重困难的局面。全年钢铁行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明显回落。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仍在继续,发达经济体复苏步履维艰,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和物价上涨交织在一起。据世界银行2012年1月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前景》报告数字,2011年全球经济仅增长2.7%,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高收入国家增长1.6%,较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6.0%,回落了1.3个百分点。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钢铁需求也呈下降趋势。据国际钢协去年10月份的展望预测,2011年全球钢铁消费量将同比增长6.5%,增速较2010年大幅回落8.6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钢铁消费量增速回落尤为明显,2011年仅增长5.4%,比上年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钢铁消费量2011年增长6.9%,比上年增速回落4.9个百分点。去年,中国把控制物价摆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强调转变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GDP增速逐季回落有主动调控的因素在内,但在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增速持续下滑情况下,仍对钢铁市场需?造成较大影?。
二是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供大于求的矛盾积累造成下半年国内钢铁企业合同不足,钢材价格大幅下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中国全部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2.3%,但其中热轧薄板产量大幅增长36.1%,特厚板增长27.2%,冷轧薄板增长22.5%,明显快于其他品种产量增长,使这些产品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持续低迷。据钢铁协会CSPI价格监测系统数据,12月末全国3.0MM热轧板卷平均含税价格为4390元/吨,低于同期的6.5MM普高线和16MM钢筋价格。随着市场需求下降,钢材结构性矛盾会渐趋突出。
三是以进口铁矿石为代表的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效益明显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9.1%,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0.8%,涨幅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而2011年全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163.84美元/吨,比上年同期128.99美元/吨上涨34.85美元/吨,同比上升27.02%,以全年累计进口铁矿石6.86亿吨计算,钢铁行业累计增加支出239亿美元;国产铁精矿平均价格上涨15.06%,冶金焦上涨11.36%,炼焦煤上涨17.24%,废钢上涨22.71%。而据钢协“钢铁企业财务结算价格监测系统”统计国内85家钢铁企业全年平均钢材价格仅同比上涨11.83%,大大低于铁矿石、废钢和炼焦煤的价格涨幅。由于钢铁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2011年,钢铁协会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42%,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水平。
四是银根紧缩,对钢铁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2011年,受物价上涨压力影响,央行曾三次上调贷款利率,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全年7次调整,6次向上调整都在上半年),使钢铁企业、下游用户和贸易企业均出现了资金紧张和资金成本增加的困难。据钢协统计,受银行贷款增加、贷款利率上升等因素影响,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幅较大,达37.99%,财务费用增加占期间费用增加额的63.39%;大中型钢铁企业负债增幅大于资产增幅,应付账款增幅大于应收帐款增幅;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都呈下降趋势,这些情况都反映出钢铁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与此同时,受钢材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与费用上升,建设项目后期资金注入,节能减排特别是公益性环保投资回报率低,企业员工工资上调等问题影响,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大的困难
2012年开年以来,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天气、年节等因素影响,钢铁市场总体仍不乐观——市场需求不旺,产量水平走低,企业社会库存上升,钢材价格低迷,企业效益下降,行业整体亏损。
一是钢铁生产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元月份粗钢产量为5207万吨,同比下降13.03%,全月粗钢日均产量为167.98万吨,比去年12月的168.27万吨继续下降,更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193.1万吨水平。
二是企业和社会钢材库存上升,长材增幅尤为明显。截止1月来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达1574万吨,比上年末大幅增加284万吨,环比上升22.02%。从品种情况看,库存增加较多的是螺纹钢、线材,2月第一周比去年12月末分别增长66.57%,114.45%。与此同时,从钢协了解的情况看,企业的厂内库存也有所增加,值得引起警惕。
三是钢材价格继续小幅下降。1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9.16点,比去年末120.45点下降1.29点,环比降幅1.07%。协会列入监测的八大类钢材品种:高线、螺纹钢、角钢、中厚板、热轧板卷、冷轧薄板、镀锌板、无缝管价格军出现小幅下降。
四是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今年一月份钢铁企业效益进一步下降。据协会统计,29家产钢500万吨以上企业中有12家亏损,亏损面达41.38%;盈亏相抵后为净亏21.77亿元,处于全行业亏损局面。
二、钢铁行业的应对和未来发展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应对当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明确目标,坚定方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做好自身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良性互动,紧抓结构调整,全力转型升级。
1、要加强行业自律,积极调控产量,努力扭亏为盈,提高钢铁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为了扭转企业效益下滑、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钢铁企业要认真落实年初协会理事(扩大)会议提出的“稳市场、控产量、调结构、保盈利”的工作要求,坚定不移地外抓市场,内抓管理,立足加强行业自律,积极调控产量,营造健康、有序的钢材市场,扭转亏损,促进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定信心,努力保持国内钢铁市场供需平衡。当前,我们既要看到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的困难一面,更要看到国内市场对钢铁产品的巨大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提升和坚定信心。特别要强调的是,从去年10月份以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减弱局面,全行业已连续4个月主动减产,据钢铁协会统计,会员企业日均产量减少15万吨,钢材市场供求关系正在改善,钢材价格也正在向合理回归方向发展。我们要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变化,努力做好总量的调控,确保钢材市场供需平衡。
二要按需组织生产,降低厂内库存。企业要真正做到没有合同不生产,不给钱不发货,低于制造成本价不销售。切忌盲目跟风,竞相降价。要提高行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主动调控钢铁产量,努力实现供需平衡。库存水平是影响市场价格趋势和销售行为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很重要要的一项任务是要把过高的企业和社会库存降下来。
三要加强企业管理和重视销售工作。企业要两眼向内,苦炼内功,努力降成本,降消耗,减排放,学习先进,对标挖潜。要加强和重视销售工作,把培育市场变为培育品牌,培育信誉。生产企业和钢材贸易商都要树立诚信为本、互利共赢的经商之道,当前更要共同营造钢材市场价格合理回归的市场氛围,研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销售政策,给恢复市场合理价格增加信心。要努力为用户着想,减少中间环节,扩大直供直销比例,降低物流成本,以优质服务和诚信赢得口碑和信任。
四要努力改善品种质量,精心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品。企业既要坚定战略眼光,又要有精明的市场策略,一定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通过细分市场,差异化组织生产,把产品做专、做细、做精、做强,不断培育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品和核心竞争力。
2、要建立健康、有序的铁矿石现货市场,探索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进口矿定价新机制,实现钢铁业和采矿业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多年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的对原燃料特别是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拉动了全球采矿业的发展。采矿业的巨额利润回报,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参与开发、加大投入的热情。据有关方面统计,2011年全国共进口铁矿石6.86亿吨,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进口铁矿石第一大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现货市场。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暴涨、居高不下。2011年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163.84美元/吨,比2010年同期128.99美元/吨上涨34.85美元/吨,同比上升27.02%,以全年累计进口铁矿石计算,中国钢铁行业累计增加支出239亿美元。进口铁矿石问题,作为影响中国钢铁工业效益,制约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必然引起我们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要建立铁矿石供应保障机制。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积极参与,行业组织共同推动。采取大力开发国内矿山资源;实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质量,减量用钢;实现废钢资源产业化,加快循环使用步伐;鼓励企业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国外铁矿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严格控制钢铁总量过快增长等多项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多方面形成合力,从根本上改变铁矿石供应局面,促进和保证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建立健康、有序的铁矿石现货市场,探索公开透明、公开合理的定价机制。2011年7月,为了营造良好氛围和健康市场秩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商会联合其他行业组织,以行业自律形式,正式推出了进口铁矿石贸易代理制,实行半年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炒作和哄抬,使进口铁矿石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得到广大钢铁生产企业和贸易商的肯定和好评。为了向供需双方提供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客观公正地反映价格动态和走势,2011年10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商会联合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发布以来,以其广泛的信息渠道、可靠真实的数据来源和科学合理的计算依据,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和行业的高度认同和一致肯定。为了更好地发现铁矿石现货价格,为供需双方提供透明公开的交易平台,今年元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商会、北京矿权交易所发起,在北京建立中国首家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现货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建立现货交易平台,十分必要,理所当然。启动仪式以后,广大钢铁企业、贸易企业和全球铁矿石生产企业均表示了积极参与的意愿,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该交易平台可望在今年上半年正式运转。
铁矿石生产商、贸易商和大量需求铁矿石原料的钢铁生产企业都是钢铁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都要有立足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诚信精明的市场决策,都要树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市场理念。如果只追求短期回报,无限抬高价格,形成一方是巨额利润、一方是亏损的局面,既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最终也将损害自己。中国有句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实证明,全球铁矿石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改变,供大于求的态势已经形成。其主要信号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中国为代表,全球钢铁需求减缓,由于市场因素,钢产量不增反减。二是由于连续多年的需求刺激,全球铁矿石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三是作为全球最大进口铁矿市场的中国,自产铁矿能力显著增长。2011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132694万吨,同比增长27.2%,较上年增加28336万吨,可全部满足国内生铁增量的需要。?是各方面统计显示,中国各港口港存矿大量增加,达1亿吨以上。
3、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认真落实行业“十二五”规划,加快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全行业转型升级,用?场的力量让落后产能真正出局。
面对当前困难,中国钢铁企业一定要把压力变为动力,把挑战变为机遇,把危机变为转机,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全力抓好结构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一要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大力推进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实现产业的优化布局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大型骨干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
二要突出抓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档次。要围绕改善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治理污染,“两化融合”为重点,加快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培育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三要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通过改革完善企业机制、体制,提升自身的决策力和执行力,通过严格的内部管理,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提高效率。良好的企业管理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一流的管理,才能有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效率,才能建设一流的企业。
我们相信,大浪淘沙,适者生存。通过坚持不懈地结构调整和严酷的市场洗礼,一定会使那些高成本、低质量、高污染的落后产能真正出局。
4、要努力保持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供需平衡,进一步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化和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国情决定我们发展钢铁工业要立足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适当的发展钢材国际贸易,调整余缺,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立足内需,坚持遵守国际惯例和通行的贸易规则,坚持主要以对话和磋商处理相互间贸易纠纷,不打贸易战,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我们一惯的原则。我们真诚希望与世界各国钢铁界的朋友们一道,搭建平台,形成机制,对话交流,共同努力促进良性互动和世界钢铁业的可持续发展。